吃板栗的好處
補脾
《本草綱目》:“栗味甘性溫,入脾胃腎經!崩踔文I虛,腰腿無力,能通腎,厚腸胃也。“專家指出,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干果品種,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,并能幫助脂肪代謝。保證機體基本營養(yǎng)物質供應,有”鐵桿莊稼“、”木本糧食“之稱。因而,栗子具有健脾,厚補胃腸的作用。
消腫止痛
生栗搗爛如泥,敷于,可治跌打損傷,筋骨腫痛,而且有止痛止血,吸收膿毒的作用。
強筋健骨
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,能夠維持牙齒、骨骼、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,可以預防和骨質疏松、腰腿酸軟、筋骨疼痛、乏力等,延緩人體衰老,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。經常生食栗子還有腰腿酸疼、舒筋活絡的功效。
水腫
板栗中含有豐富的鉀元素,鉀可以幫助平衡身體內的鈉,如果身體內的鉀元素太少,會造成身體內的鈉鉀平衡失調,多余的鈉會把水分留住,造成細胞水腫。但是如果身體攝取鉀離子量足夠多,鈉離子就不會把多余的水分留住。所以鉀離子可幫助身體多余水分的代謝,水腫。
防治心血管疾病
栗子中含有大量淀粉、蛋白質、脂肪、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養(yǎng)素,素有”干果“的美稱,可有效地預防和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,有益于人體健康。
板栗的吃法
烏雞栗子滋補湯
材料:烏雞1只、板栗200克、紅棗15顆、枸杞適量、姜1小塊。
做法:將烏雞斬塊放入冷水,水開后撈出。砂鍋中入半鍋熱水,放入焯過的烏雞,加入姜片,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制。烏雞燉半小時后加入板栗。燉半小時后加入紅棗和枸杞(溫水浸泡一會紅棗和枸杞),再燉半小時左右,加入鹽即可。適合體虛血虧、肝腎不足、脾胃不健的人食用。
栗子紅薯排骨湯
材料:栗子400克(去殼)、紅薯適量,兩根排骨,400克紅棗,姜、水適量。
做法:排骨洗凈,切塊,汆水撈起待用。栗子去殼去衣;紅薯去皮,切大塊。紅棗洗凈拍扁去核。煮沸清水,放入排骨、栗子、紅棗和姜片,武火煮20分鐘,轉小火煲1個小時,放入紅薯塊,再煲20分鐘,下鹽調味即可食用。補氣健脾,滋陰,強壯筋骨,通便。
板栗燒土雞
材料:土雞半只、老姜、香蔥、香菜、板栗十多顆、老抽、白糖、油、蒜頭、生抽適量。
做法:土雞把內臟清理并沖洗干凈后切塊備用。下油熱鍋,爆香蒜頭,倒入土雞塊大火翻炒至變色,加入適量的老抽、白糖均勻上色,加適量的水沒過雞塊,倒入板栗、姜片,加適量的生抽燒開后中火燜30分鐘至板栗粉糯,撒入香蔥、香菜,大火收汁即可。
如何選好板栗
選購板栗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。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板栗。相反,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間有些發(fā)褐,是板栗所含酶發(fā)生”褐變反應“所致,只要味道沒變,對人體沒有危害。
吃板栗注意事項
板栗不能一次大量吃,吃多了容易脹肚,每天只需吃6~7粒,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。
人們在兩餐之間把板栗當成零食,或做在飯菜里吃,而不要飯后大量吃。這是因為板栗含淀粉較多,飯后吃容易攝入過多的熱量,不利于保持體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