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說CPI(居民消費價格指數)像面鏡子,照見市民日常消費的點點滴滴,可真要消化這些漲漲跌跌的百分比,著實讓人犯難。
【本月賬簿】
比上月省21.19元
從去年4月份“海都價格指數”開欄以來,次出現多個樣本齊降價的局面。前日,從永輝超市泉秀店,抽取市民普遍消費的米、肉、魚、菜等10個樣本,每個樣本1斤,共計花費101.02元。細細算來,與3月份相比,同樣的樣本總共可以節(jié)省21.19元,降幅達17%。
本月10個樣本中,除紅富士價格維持不變、雞蛋價格略有上漲以外,其余8個樣本全降價。低水平的生豬收購價持續(xù)影響著豬肉零售價;春節(jié)時單價70多元的明蝦,一個月降了10元;市面上單價1塊多的水葉菜已占據過半江山,貴飆到一斤六七元的菠菜現在也不過2元/斤!敖牟藢嵲谑翘阋肆,兩塊錢就可以挑一大袋。”市民謝阿姨說,幾天前看了本報報道,特地去買了十幾根大田萵筍。
近這便宜的菜價也讓一些市民有些擔憂。“價格這么低,菜農沒得賺,如果沒了種菜的積極性,終價格是不是還會高起來?”市民王先生提出了這樣的疑問。
【樣本分析】
北方蔬菜提前上市,南方蔬菜滯銷
小白菜1.39元,芥藍、上海青0.99元,廣東菜心1.59元……在超市葉菜區(qū)一眼掃過去,十幾種并排的青菜中,單價1元多的居然占了八成以上!暗竭@個季節(jié),菜價是會便宜下來了,可今年好像便宜得有點厲害?”逛了二三十年菜市場的孫大媽,對這么低的菜價有點疑惑。 今年的青菜為什么便宜還滯銷?
“好天氣縮短了青菜的生長周期,小白菜可能提前一周,菠菜甚至可以提前半個月。”泉州市南環(huán)路蔬菜批發(fā)市場負責人吳先生介紹,水葉菜的收成一般為20~30天,提前一周甚至半個月上市的數量不小。吳先生近也在持續(xù)關注本報對萵筍、黃瓜滯銷的報道!安粏螁问侨荩ㄊ鹊钠翁、仙游、漳浦等地,外省一些蔬菜基地也都存在蔬菜滯銷的情況!眳窍壬袊@,不久前白菜的收購價甚至低至一棵兩三毛。
“北方蔬菜提前一個月收成,導致南方蔬菜無法進入當地市場!眳窍壬f,為保障本地菜農的利益,蔬菜批發(fā)市場就會優(yōu)先采購省內蔬菜,“現在我們市場省內蔬菜占比七成左右,算是歷年”。